良渚博物院长徐天进:文物手稿图与考古人的艺术理想

  • 发表于: 2023-06-03 18:05:17 来源:澎湃新闻

2022年11月,良渚博物院“郁郁乎文哉:西周晋国玉器精品展”(下简称“晋国玉器展”)开幕,策展人徐天进教授所画的文物手稿图也一并在网络上流传。这些文物手稿色彩明快、细节丰富,空白处密密麻麻的文物信息,记录了作者绘图时的所思所想。日前,展览图录正式出版之际,良渚博物院院长徐天进接受了采访。他谈到,“对于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我们格外的重视;对科学价值,这些年也越来越重视。唯独对艺术价值的阐释及展示方面还亟待加强。因此这一次的展览,我希望能够在历史价值、科学价值之外,更多着眼于文物之美的呈现。”


(资料图片)

晋国玉器展厅中的部分文物

晋国玉器展厅中的部分文物

徐天进绘文物手稿图

徐天进绘文物手稿图

徐天进是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长期致力于一线的考古发掘和教学工作,晋国玉器展是他担任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院长后策划的第二个项目,也是一次从艺术的角度,将中国考古最重要的成果之一——晋侯墓地的发掘成果呈现给世人的尝试。

此次展览虽然赶上了疫情,跨过了春节,但因其展品稀有、展呈精彩,其看展的火爆程度堪称“现象级”,每日观展人流络绎不绝。不光文博、考古界资深专家、骨灰级玩家们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许多对高古玉器知之甚少的普通观众在观展后,也纷纷感慨:“原来古玉如此之美!”

徐天进在晋国玉器展厅

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菶菶萋萋,雍雍喈喈。——《诗经·大雅·卷阿》

兔纹手稿图

徐天进绘文物手稿图

对话|徐天进

一、文物手稿背后的专业素养:对考古人来说,画图是必修课

问:看到您创作的关于晋国玉器的手稿,觉得非常精彩,信息量也很大。作为一位考古学家,您通常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这些手稿?

答:画图是考古的基本功之一。过去大学考古专业的课程中有专门的考古绘图课(现在好像有的学校没有),是考古学专业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我的导师邹衡先生也非常重视器物绘图,学生时代在绘图方面有过比较多的训练,做了不少器物卡片。

在硫酸纸上描绘出石器线图

考古绘图可以分为田野考古发掘的记录和发掘材料的整理两个方面,是田野考古成果最重要的记录方法及刊布的重要内容。我记得当年编写《天马—曲村》考古报告时,近千座墓葬的平、剖面图的核校、清绘及一千多件陶器的测绘,邹衡先生都要求我们自己画,没有请技工代劳。当时我和宋建(上海博物馆原考古部主任、研究馆员)一起,在曲村画了近一年的时间。

邹衡在北京大学整理曲村的资料

1990年秋,宋建(右一)、徐天进(右二)和邹衡(左四)等在曲村考古工作站

2018年,徐天进在曲村考古工作站库房,36年前考古发掘时写的器物标签还保留着

另一方面,画图本身对我们来说还有一个资料收集和备忘的功能,那时随先生外出参观,他也会要求我们随时绘图记录。年轻的时候比较勤快,画了不少这种草图。最近为了筹办晋国玉器展,在查阅相关资料时,也随手画了一些,当是笔记的一种,有些零星的想法也附记在侧,原本是想放在展览当中的,后来因为展览的思路有了很大的改变,这些内容就没有直接用上。

徐天进的图录手稿

徐天进的图录手稿

徐天进的书法作品《录苏轼赏心乐事十四件》

问:请您具体谈谈,绘制文物手稿对于认识文物和研究文物的益处。

答:画图不仅是一种记录方式,也是一种观察器物的重要途径。比如我们讲商代、西周陶器的分期,特别强调器物唇部和裆部的特征变化,有些时代相近的变化很微妙,你能不能把最重要的特征画出来?线条如何来表现?如果不亲自画图的话,就不太容易觉察到这些细节。

北赵M63出土玉器考古线描图

手稿与实物对比

手稿与实物对比

对考古人来说,画图应该是必修课。自己做研究的内容,最好能亲自画过,这有点像书法系学生临摹、勾勒字帖。只有这样才能深刻体会、观察到文物的各种细节特征。有些著名的考古学家也有着自己绘图的好习惯。比如牛津大学的杰西卡·罗森教授,我和她有过几次考古旅行,发现她随身带有笔记本和笔,不管到哪里参观,看到有兴趣的文物,第一时间就掏出笔纸,走到哪画到哪,这个习惯特别好。

20世纪90年代林巳奈夫在山西侯马考古工作站研究西周玉器(吉开将人摄影)

林巳奈夫手绘龙山玉器线图(引自《中国古玉の研究》)

还有林巳奈夫先生,也是位画图狂人。他不相信考古发表的线绘图,只相信自己亲眼所见的文物和自己画的图,所以他的著作中有大量的图都是自己画的。印象特别深的一次,有一年曾侯乙墓出土文物在东京国立博物馆展览,那个大漆棺也运去了。林巳奈夫先生每天展厅开门就去画那个漆棺,画到关门,可能画了有一个月。

北赵M102 : 34 玉龙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北赵M102 : 34 玉龙 线绘图

北赵M63 : 61 玉璧 山西博物院藏

北赵M63 : 61 玉璧 线绘图

在这次展览图录中,我们专门请人重绘了书中几十件玉器的线图。晋国玉器的纹饰和线条非常丰富,信息量很大,这次绘制的线图虽然想尽可能地表现不同时期玉器风格的变化,但还不是太理想。

二、展览之中的艺术理想:文物的艺术价值也亟待阐释和展示

问:很多观众都反映,这次的晋国玉器展和以往的文物类、考古类展览有很大不同,展品和展厅都充满了艺术性,您是如何考量的?

答:我觉得艺术和考古有共通性,都是以人为核心。艺术是表现人或者探讨与人相关的一些问题,考古其实也是这样。我们说透物见人,它们的落脚点是一样的。

晋国玉器展序厅

我们经常说文化遗产有几大价值: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对于历史价值,我们格外的重视;对科学价值,这些年也越来越重视。唯独对艺术价值的阐释及展示方面还亟待加强。因此这一次的展览,我希望能够在历史价值、科学价值之外,更多着眼于文物之美的呈现。

问:在实际的展览中,这些艺术性的考量具体是如何体现的?

答:最开始准备这次展览时,我们也做了一个比较传统的、偏考古主题的展览方案,主要介绍晋国玉器与历史、礼制相关的知识,但后来舍弃了这个想法。因为类似内容已经在不同的展览中都已经介绍过,有些重复性,另外目前的研究还有很多重要的问题尚待解决,我们并没有把握提供给观众准确的结论性意见,加之准备展览的时间也比较紧张。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通过一场展览最有效地发挥好这批文物的价值?

晋国玉器展厅中的部分文物

我就想是否可以让这些玉器的“美”直接呈现给大家,一是能让大家看清楚,说起来好像有点开玩笑,怎么会看不清楚呢?有观展经验的人应该都有体会,这些体量不大的玉器在大部分展柜内往往看不清楚,更谈不上玉器所独有的、温润的美感。在让大家看清楚的同时,再尽最大可能使玉器的“美”得到充分的展现,便成为我们这次展览努力的目标之一。

晋国玉器展厅内部

晋国玉器展厅内部

所以我们在形式设计时采用了极简的方式,展厅内除了必要的器物说明牌之外,删去了原本准备的大量文字和图片内容,以使公众将注意力集中在展品本身。展柜的灯光也都做了专门的设计,每件玉器都量身定做了专门的支架,营造出一个相对安静、肃穆的空间环境,凸显文物艺术性的目标基本达成了。

晋国玉器展厅内部

晋国玉器展厅内部

这个理念我们也延续到配套图录之中。展厅中大多数玉器只能看到一个面,我们在图录中尽量弥补这个遗憾,用大量丰富的多角度、细节图来展现玉器的色泽、造型、纹样之美,此外,把对玉器的详细介绍及研究方面等在展厅中省略掉的内容,统一放在书的后面。弥补了展览中的一些缺憾。

《郁郁乎文哉》图录内页

《郁郁乎文哉》图录内页

我希望观众能够从被动看展,到主动看展;从被动地去接受知识,到自觉地去探索。所以我们这次在展览和图录最后列了很多参考文献。这里面有最原始的考古报告,要真正认知这件文物,必须回到原来的出土空间。还有一些文献涉及晋国的历史,这里面有武王灭商、西周分封诸侯的大历史背景。如果没有大的历史背景,我们就很难去感受或理解为什么这个西周的墓葬里面有这么多商代及前期遗留的玉器。

当这几方面的文献资料,加上实物、图片的展示,三者互相结合起来,观众和读者可能就真正了解晋国玉器了。

三、图录展示的学术追求:图录要成为相关学术问题的一次阶段性总结

问:有人说图录是展览的延续,展览总会结束,而图书作为展览文物、理念的载体,会一直保留下去,您怎样看待展览和图录之间的关系,以及这次展览图录与以往图录的不同之处。

答:图录作为展览的一个延续补充只是一个方面,我觉得图录的意义不只如此。

《郁郁乎文哉》图录器物描述

《郁郁乎文哉》图录研究文献目录

首先,我觉得图录既要有文献性,也要有良好的学术史梳理,在一定程度上还有一点工具书的意味。这次的图录把整个周代玉器研究的文献做了整理,为使用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我每次做展览都会有一个小目标,就是希望这本图录可以成为这批展品相关学术问题的一次阶段性总结。这就意味着将来如果要做相关主题的研究,都绕不开这本书。虽然不一定都能完成。

徐天进和摄影师任超在山西考古研究院拍摄现场

其次,图录还要有精良的图版。为此,我们专门请摄影师任超到山西考古所、晋国博物馆、侯马遗址等地拍摄文物。良渚博物院学术部主任夏勇、摄影师任超在山西拍了近一个月时间,每一件玉器的拍摄都反复进行商讨,既要突出文物的艺术性,还要全方位展现出器物的相关信息,希望在图像资料上尽可能做到最好。

北赵M63 : 90-14 玉牛 山西博物院藏

书中绝大部分的图片都是专门拍摄的高清大图,这本图录可能拥有目前为止最好的图像。

玉器纵深图

玉器钻孔图

玉器一般尺寸都不大,不容易对焦,拍摄起来有难度,对于摄影师技术要求很高。我们和任超合作过很多次,他的技术很好,这次大家看到的比如是一张图片,其实背后摄影师拍摄了很多张,然后做焦点合成处理,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图片都是清晰的,这很耗费功夫。甚至有一些玉器,连钻孔的痕迹都有展现,这也有助于我们了解古代玉器的制作工艺。

《郁郁乎文哉》图录内页

总而言之,我理想中的展览图录应该是一本具有多功能的书,既可为研究者提供最清晰和完整的图像资料(考古发掘报告之外),也可用作纯粹的鉴赏,更可当做工具书用。虽然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并不容易,但我们会朝这个方向努力。

《郁郁乎文哉:西周晋国玉器精品展》为良渚博物院同名玉器大展配套图录,收录了170余件(组)以玉器为主的精美文物,还有少量的青铜器和金器,大多来自西周时期的晋侯墓地。晋侯墓地的发现和发掘是中国考古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其墓中出土的玉器器类丰富、制作精良引人瞩目,是中国古代玉文化经数千年发展,至西周时期而达顶峰的最有力证明。本书展示了西周玉器的色彩之美、造型之美、线条之美,让读者领略“君子比德于玉”的文化内涵及“礼之玉”的历史价值。

《郁郁乎文哉:西周晋国玉器精品展》(图录)总策划 徐天进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山西考古研究院(山西考古博物馆)、山西博物院、晋国博物馆 编 上海书画出版社

《郁郁乎文哉:西周晋国玉器精品展》(图录)

(本文整理自上海书画出版社资料,原题为《对话良渚博物院院长徐天进:“文物的艺术价值也亟待阐释和展示”》。)

关键词: